內容來自hexun新聞
高雄汽車貸款管道台南小額借款註冊資本門檻大幅提高 衛生部擬清理外資在華辦醫
劉騰盡管中國高水平醫療服務仍處在“供不應求”的現狀,但作為醫療機構行業主管部門的衛生部還是開始考慮,提高外資醫療機構在華“辦醫”的準入門檻。4月13日,衛生部發佈瞭《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在這份征求意見稿中,對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的投資設定瞭新的門檻,限定的投資總額由2000萬元提升到一億元。“一億元能投多少個口腔診所啊!說實在的,拿著1億元投資口腔診所,我都不知道該怎麼用。”在北京舉辦的第一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前來參展的新加坡全民牙醫集團(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謝錦輝語氣中帶著些抱怨。而部分外資醫療企業,也正開始評估這份征求意見稿將給自己在華業務帶來的影響。一刀切一位醫療行業人士介紹,一億元的投資對於一傢醫院來說並不算多,實際上,大多數醫院的投資都需要數億元甚至10億元,但是,對於某些行業,比如口腔行業,一億元則顯得太多,“對於開辦診所來說尤其如此”。根據2000年5月15日由衛生部和當時對外經貿部頒發的《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外資醫療機構投資金額不得低於2000萬元,合資、合作期限不能超過20年,該法規至今已經執行瞭12年。2007年12月30日,衛生部又制定《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補充規定,對香港和澳門的投資者門檻甚至下降到1000萬元。“做一傢大型口腔診所,1000萬元人民幣,折合200萬新加坡元就足夠瞭。”謝錦輝介紹,“這樣的診所占地2000平方米,有10到15臺牙科診療椅。”新加坡全民牙醫集團是新加坡口腔醫療行業唯一一傢上市公司,在新加坡開辦瞭50傢診所,目前,這傢集團還沒有進入中國,正在考察上海、北京等地的市場。“如果是2000萬元還可以接受”,謝錦輝表示,如果真的上升到1億元,隻能放棄投資。另外一傢外資醫療機構百匯醫療集團也表達瞭對新設門檻的擔憂。百匯醫療集團是新加坡最大的醫療集團,主要做全科業務,年營業額約50億元人民幣,在新加坡全境開設瞭50傢診所,占新加坡醫療市場60%。“一傢全科診所,實際上隻需要投資200到300萬元人民幣就可以運作瞭,”該集團國際業務部副總裁黃文耀說,“不過,為瞭符合中國政府的規定,此前我們也在上海投資瞭一傢全科診所,擁有床位,可以做手術,投資金額2000萬元。”目前,百匯在上海擁有7傢診所,除一傢是自己投資外,其餘都是收購獲得,此外,還在成都擁有一傢診所。“我們正在考慮是否應該在北京開設診所,如果門檻這麼高,我們就得放棄。”百匯醫療集團中國與北亞地區醫院業務部總裁陳美蘭表示。先松再緊“"58號文"對我們的鼓舞很大,上面說中國將開放醫療市場,有可能允許獨資經營。”謝錦輝說。2010年12月3日,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2010〕國辦發58號文,在業內被簡稱為“58號文”)。“58號文”明確規定,公立醫院改革要鼓勵社會資本規范參與,境外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由目前的限制類調整為允許類,逐步取消對境外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股比限制,對外商獨資醫療機構先行試點、逐步放開等等。“新加坡500萬人口,口腔診所有600多個,而上海2000多萬人口,口腔診所也是600多個,即便有瑞爾齒科、佳美口腔這樣一些本地從業者,競爭空間也是很大的。”謝錦輝評論。根據意見稿,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的合資、合作期限不超過30年,而2000年版的規定,這一期限是20年。意見稿規定,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隻需經過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就可以瞭,而根據2000年版的規定,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成立需要經過衛生部同意。“這意味著,我們將來如果開設醫院,不需要跑北京瞭。”陳美蘭說。對於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中外雙方出資的比例,意見稿仍然堅持中方不得低於30%、外方不得高於70%的紅線。不過此前政府主管部門也出臺瞭一些專門針對港澳臺投資者的規定,根據規定,港澳臺投資者可以被允許在所有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辦獨資診所或醫院,臺商還可在福建、廣東、海南、江蘇和上海辦獨資醫院。這些規定在其他外資投資者中引起震動。“我們新加坡也是華人,如果能允許我們也在中國開辦獨資醫院就好瞭。”一位新加坡醫療行業人士說。規范市場“我們將資金門檻從2000萬元提高到一億元,目的就是希望來國內的醫療企業都是擁有技術優勢、有資金實力的企業,投資小的診所不在我們想吸引的范圍內。”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回應《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對於提高外資投資門檻,醫療行業有專業人士表達瞭肯定的看法。原北京朝陽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會長、上海德達醫院院長劉常平認為,目前國內民營資本投資醫療市場的熱情很高漲,很大的投資都在民營診所上,如果關註一下,小的診所80%都是民營,既然引入外資,何必導向這個方向?他認為,吸引外資醫療機構進入,就應該是高起點、高水平。“我想中國政府提高醫療市場準入門檻,也可能源於他們對診所的認識不足。”陳美蘭解釋說,在新加坡,居民感冒發燒習慣去診所找全科醫生,因為方便、快捷,而且不會有到醫院被交叉感染的風險。在診所接受全科醫生診斷後,如果是大病,才會被醫生轉診去不同的專科醫院,這種程序提高瞭醫院的看病效率。“對於外資和醫療機構來說,到中國開辦大型醫院其實有很大的困難,不僅各項政策不是十分明晰,而且好的醫生、護士也很難吸引。”一位外資醫療行業人士表示,他們最看重的並非醫保,而是好的醫生和護士,但是目前醫療行業最優質的資源都牢牢集中在國營大醫院手中。這位外資醫療行業人士表示,一些外資大型醫療集團並不是不想進入中國,而是想先來嘗試一下,它們會先從開辦診所開始,熟悉國內的政策、醫療情況、市場價格,然後再做決定。“沒有診所做前期鋪墊,他們可能不敢貿然進來。”據瞭解,目前在國內註冊的醫療機構有近220傢,而實際上運營的隻有60多傢,大多數都因為水土不服而終止運營。醫改專傢、北大教授顧昕表示,在醫療市場上,政策的“玻璃門”還有不少,外資大舉進入的時機並不成熟。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06-02/1420493屏東東港房貸3連江縣汽車貸款不還4.html
- 【貸款心得】各家銀行房屋抵押借款利率如何跟銀行汽車貸款的免費諮詢經驗分享 新光信貸房貸缺錢急用哪裡借錢
- 土地信貸借款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 房貸信貸利息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 車貸信貸台中潭子車貸信貸
- 信用貸款房貸刊登貸款全省皆可處理 重劃區優點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 新光信貸房貸貸款全省皆可處理